他预料之中。
苏离儿眯着眼睛看着何止轲,一字一顿的说道。
“何大人,这可不是开玩笑。”
言语之中,已然有了一股盛怒的味道。
“这是自然。”何止轲淡淡的说道,“在下之所以举荐这位公公的原因有三,其一这位公公乃是皇宫中人,出使他国使臣大多是宫中之人,乃是我后燕多年的传统,于礼上合适,其二这位公公能勘破这次行刺陛下的大案,想必定然是一个机敏之人,面对大周群臣与君王,不够机敏定然无法完成这次任务,其三,这位公公虽是宫中之人,但也是宫中无关紧要之人,即便是谈判破裂,被扣为人质,对整个朝局也没有影响。”
三个论点,有理有据。
苏离儿甚至找不到一点办法去反驳他。
旋即,看了看几位辅政大臣。
询问道。
“程老,您几位的意思呢?”
程毕焉微微一笑。
“一切都按照陛下的意思办即可,但是,老臣觉得,刚才何止轲所言还是有些道理的,望陛下明鉴。”
这话说得十分客气。
但是,大家都听出来程毕焉的意思了。
那就是他认同何止轲的策略。
有了程毕焉的带头。
瞬间,几乎所有的官员都跪地附议。
就连四位辅政大臣,此时也难得一致的对着苏离儿行礼。
“臣等附议。”
在面对苏离儿在发展自己势力这个问题上。
他们的应对方法是空前的一致。
将矛头直指苏离儿。
如此情况,饶是苏离儿都感觉束手无策。
他知道这群人的想法,也知道她们的意图,但是,目前,这四位辅政大臣就是大势,他们就是朝廷的主心骨。
只要他们同意,这件事就肯定得按照这样去办。
“既然诸位爱卿都如此,朕也无话可说,但是有一个问题,那魏兆年毕竟只是一个小太监,让一个九品太监去做使臣,是不是有些辱了大周,万一人家以此为借口,该当如何?”
“陛下放心,老臣已有应对之策。”
程毕焉似乎早已料到苏离儿会说这个问题。
便是呵呵一笑,再次站了出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