方婶自己拉了个小板凳过来,坐罗氏跟前:“我今儿去镇上,听说你家子俊得了贵人青眼,如今在府城那头发达了!”
“真的?”
“真的?”
还在吵架的李子安李子琳兄妹俩也顾不上掐架了,赶忙过来问道。
方婶一拍大腿:“这是人府城回来的人讲的,那还能有假?三嫂子,你这大福气来了啊!”
罗氏想装着若无其事,嘴角却一直往上翘。
“他婶子,到底啥贵人啊,我咋听的不大明白!”
方婶也不大清楚:“我就听说,是个啥大人,刚好跟你家子俊在一处吃饭,听了子俊做的诗,当下就觉着不错,还让子俊住到了他家里去读书!”
她说着又压低声音道:“听说,那位大人家里有个姑娘,年纪与子俊相仿,还没出嫁呢!”
“三嫂子,你说,子俊是不是很快就会来接你们过去了?”
罗氏心猛烈跳动,她儿子有大机缘了啊。
稍稍冷静过后,她对方婶道:“他婶子,这事八字还没一撇,也不知是真是假,你先别告诉村里人,免得将来闹笑话。”
方婶连声应道:“我晓得,我晓得!”
伴随李子俊消息而来的,还有一个消息。
那就是县城里的彩云绣坊要招一批绣娘,年底赶工,给某个大人家做一批衣裳。
冬日里农活少了,好多针线活好的妇人,都养着手准备去彩云绣坊试一试。
毕竟人家是大绣坊,活多轻省来钱快,谁不想啊。
云妮接了秋凉手里的活:“快别忙活了,你把手养一养,你手艺那么好,到时候可得去试试!”
“喏,这是你上月的工钱,听姐一句劝,自个儿得攒点钱!”
秋凉满是感激,拿着云妮给发的工钱,足足三百文钱回到家里。
一进家门就察觉家里的母子三人,脸上喜气藏都藏不住。
“娘,是有啥喜事吗?”
李子琳脱口而出:“我大哥他.....”
罗氏掐了她一把;“没啥喜事,就是子俊来信了!”
秋凉一脸欣喜:“俊哥来信了?快给我看看!”
罗氏朝李子安一努嘴:“给你嫂子看看!”
李子安冷着脸将一封信丢给秋凉:“大字不识一个,也不晓得看个啥!”
“子安,怎么说话的!”罗氏斥道。
秋凉将信倒拿着,喜滋滋摸着每一个字。
“俊哥这字可真是越来越好看了!”
居然拿李子俊以前抄写的文章糊弄她,可真是个好婆婆啊!
李子安见她连哪头是正都不晓得,还在那品评字迹,简直可笑至极,想取笑她几句,又见罗氏目光不善,只得咽了回去。
秋凉拿着信满心欢喜看了好一阵,这才小心翼翼道:“娘,我....我能不能把这信,自己收起来!”
罗氏一脸慈爱:“收着吧,这本来就是他写给你的,要不要子安给你念念?”
秋凉将信递给李子安,羞答答道:“子安,麻烦你了!”
罗氏一愣,她吃定秋凉不好意思开口,才会说那话。
谁料,秋凉今儿一反往常。
李子安也是一怔,讷讷接过信件,磕磕巴巴道:“秋凉吾妻,见字如面.........”
秋凉一脸娇羞看他,这特么论语劝学篇,好多字李子安都不认识,你倒是给我继续编啊!
秋凉回房,将李子俊的那篇文章丢进了空间里。
安安嫌弃道:“你乱丢垃圾干啥?”
秋凉眉毛一挑:“帮我收好,这不是垃圾,将来有大用!”
接下来的日子,李家母子时常背着她窃窃私语,她也假装不晓得,夜里悄悄在空间里模仿李子俊的笔迹。
安安阴阳怪气道:“原来你打着这主意,不错不错,孺子可教!”
“不过,你说李子俊得人赏识,是真的还是假的?你放出这样的消息,就不怕弄巧成拙吗?”
秋凉气定神闲道:“是真的,只是看上他的不是什么大人,只是个富商而已!”
李子俊压根没看上人家富商,不过是想拿人家当跳板而已。
那姑娘与她一样苦命,被人抛弃之后上吊自尽,富商家里碍于李子俊岳家权势不敢吭声,就这么忍气吞声算了。
安安愕然:“这渣男女人缘还怪好的,走哪儿都有人帮助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