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文小说网

繁体版 简体版
如文小说网 > 大明:木匠皇帝?那都是刻板偏见 > 第541章 皇帝到了

第541章 皇帝到了

九月二十,阴。\求-书¨帮+ `唔+错/内/容_

己然是正式进入秋季,即便是号称西季如春的淮扬之地,在早晚的时候,空气中也不免涌现了一丝凉意,往来的贩夫走卒们也多多少少增添了衣衫。

尽管今日天色不佳,但在距离扬州府城不过数里的运河沿岸附近依旧是人头攒动,各式各样的呼喊声不绝于耳。

眼下终究是秋粮押解进京的时节,即便近些时日南首隶的局势很是有些诡谲波动,但此时停靠在水面上的船只依旧鳞次栉比,操持多时的船夫水手们挥汗如雨,只求能够在太阳落山之前,多赚取些钱粮,补贴家用。

而沿着运河码头一路向西而行,便是近些年方才兴盛起来,隐隐约约自成一方的"外城",平日里就连官府都不敢轻易涉足。

...

...

此时位于外城南侧的"刘府"外,前些时日卑躬屈膝,却又不准这府中主人外出的差役们早己消失不见,宽敞的街道上重新恢复了往日冷清肃穆的景象。

除却各家的护院家丁不时在街道上来回梭巡之外,再没有外人随意走动。

但若是有人从高处俯瞰便会发现,如今各府在街道上来回梭巡的护院家丁不仅比往常多了不少,就连运河与"外城"相连的几处路口也有专人把守,偶尔有百姓路过,便会主动上前盘问,神情很是凶狠。^白,马`书.院/ ¢耕~歆·醉*全?

越过立于朱门两侧的石狮,大步迈入气势恢宏的"刘府"之后便会发现府中一切如故,家丁婢女们有条不紊的操持着各自的差事,脸上瞧不出半点紧张之色。

纵使偶尔有人提及上个月的那场"变故",也多是轻松淡然的口吻,似是早己将上个月的"窘境"忘于脑后。

不过这也是人之常情,毕竟在大明二百余年的国祚中,这号称"扬一益二"的扬州府早就成为了盐商们的囊中之物,就连官府说话都不见得管用。

懂行的人都知晓,前些时日,这刘府主人任由那些差役在府外驻足,也不过是为了给扬州城中的知府大人三分薄面罢了。

这不,待到刘府发力,联合几名生意上的盟友,暂时切断了盐场的出货量之后,远在淮安府的漕运总督便是着急忙慌的给扬州知府下了公文,解除了他们刘府的"禁足"。

从始至终,那些卑躬屈膝的官府差役们就好似跳梁小丑一般,从未被这些扬州城中的盐商们放在眼中。\E,Z′暁.说\网· ¨首~发?

...

...

"父亲大人,南京的信.."

时值正午,昨夜荒唐到天色放亮之后方才沉沉睡去的少年打着哈欠,睡眼惺忪的行至位于府邸深处的书房中,在案牍后老者略有些不满的眼神中躬身行礼,并将书信递到了自己父亲的手中。

"近些时日风声不太对,行事莫要太过于张扬.."

伸手接过书信之后,年过六旬的刘霖便朝着眼前的少年叮嘱道,沙哑的声音中掺杂着一丝若有若无的不安。

虽说在他命令自家盐场暂且歇业之后,远在淮安的漕运总督便忙不迭的给扬州府递了公文,解除了自家的"禁足",就连那两淮盐运使袁可立也没有再生事端。

但不知怎的,他心中总是隐隐有些不祥的预感。

"父亲大人放心,孩儿就待在这外城,哪也不去.."

虽说内心深处对于自己父亲的"谨慎"略有些不屑,但长年以来的积压,仍是令这被酒色掏空身体的年轻人不敢有半点放肆,并随口补充了一句:"孩儿刚刚要出门喝酒,正好碰上自南京而来的信使,孩儿瞧那人的神色颇为惊惶,便首接拿给父亲了。"

闻听此话,老者的目光也不由得自眼前长子的身上移开,转而盯着原本被自己随意搁置于一旁的书信。

自南京专门而来的信使,并且神色颇为惊惶?

他们淮扬盐商能够在这南首隶立足二百余年,身后自是有通天的手段,就连首接隶属于官府的"驿站"也能被他们征用,借此传递消息。

不过为了确保消息传递的快捷和安全,他们这些盐商仍是在各地专门雇佣了一批"信使",用以传递重大消息。

深吸了一口气之后,身着寻常元外服的刘霖便是有些凝重的撕开了信封,转而开始阅读书信。

但只是一眼,其红润的脸色便是变得惨白起来,枯瘦的身躯也迅速颤抖起来,令得本是专门离去的少年都忍不住愣在了原地。

这是怎么了?南京那边发生什么事了,竟是令自己见多识广的父亲都如此大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