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文小说网

繁体版 简体版
如文小说网 > 大明:木匠皇帝?那都是刻板偏见 > 第614章 梅之焕

第614章 梅之焕

正月十五,元宵灯会。′如/文¢王¢ /蕪^错¢内¢容\

尽管凛冽的寒风刺骨,吹在人的脸上犹如刀割,但偌大的北京城依旧人头攒动,提早便排队进城的商贩们竭力兜售着自己的商品,希望能够抓住最后的"商机",多挣些银两。

毕竟今日过后,这年关所带来的喜庆气氛便要渐渐消散,勤劳朴实的百姓们也要恢复往日的生活作息。

但与热闹喧嚣的长安大街所不同,巍峨的皇城中此刻却很是安静,就连司礼监掌印太监王安也只是默默在前方带路,不敢随便打扰身后思绪似是有些恍惚的文官。

兴许是舟车劳顿的原因,这瞧上去约莫五十余岁的文官精神状态显得有些萎靡,腰背也微微有些佝偻,但其绯色官袍上所绣的"锦鸡"却让道路两侧的宫娥内侍们望而生畏,毕恭毕敬的躬身行礼。

这位瞧上去其貌不扬的文官,竟是正二品的高官?

...

"梅大人,咱们这就到了.."

半晌,司礼监掌印小心翼翼的声音响起,将这文官的思绪打断,让他不自觉抬头观瞧眼前既陌生,但又无比熟悉的一切。

"有劳王公公了.."

短暂的错愕过后,这梅大人便是拱手谢过眼前"内相"的提醒,同时不由自主感慨起来他这"否极泰来"的仕途。/躌+4?墈?书¢ _追*最.新-璋¨結.

他出生于湖广黄州府,家族乃是当地的"世家",曾祖梅吉曾官至广东惠州知府,大伯和二伯均为二甲进士,父亲也有举人的功名傍身。

万历十一年,他的大伯梅国桢进士及第,此后长期在宁夏和山西等地任职,总督宣府,大同等地的军务,官拜兵部侍郎。

在自己大伯的影响下,他自幼便对骑射产生了浓厚的兴趣,并通晓军书谋略,并在万历三十三年进士及第,外放出京之后,于广东重创彼时如日中天的海盗袁进,令其"洗心革面",被朝廷招安。

靠着一系列斐然的政绩,他在万历末年官至南赣巡抚,后因生母病逝,被迫回乡丁忧,未能在任上取得更加亮眼的政绩。

在服丧期满之后,他并没有留在家乡潜心读书,等待朝廷"起复",而是追随自己大伯生前的足迹,实地考察甘肃,宁夏等地的军务情况,希望有朝一日能够替朝廷收复河套平原。

此外,他和辽东经略熊廷弼也是多年好友,时常互通书信,了解探讨辽东当地的局势变化。*兰,兰·闻·血! ?追,蕞,薪?蟑,洁_

但他万万没有料到,就在几天前,他在宣府镇实地考察军务情况,并在总督崔景荣府上做客的时候,却是毫无征兆的接到了天子"起复"他的旨意。

天子竟是将他拜为"三边总督",节制甘肃,宁夏,延绥三镇的军政大权,如此煊赫的官职,莫说是他此前担任的南赣巡抚,即便是他那位常年坐镇宁夏,与提督李如松配合默契,后官拜兵部尚书的大伯也远远无法比拟。

要知道,他和乾清宫中的那位年轻天子,可是"素不相识"呐。

...

...

"臣梅之焕,叩见陛下。"

"吾皇圣躬金安。"

在窸窸窣窣的衣袍声中,神色仍有些惶然的梅之焕跪倒在地,呼吸略有些急促的朝着案牍后的消瘦身影叩首行礼。

昔日他在朝中担任吏部给事中的时候,虽是经常上书批评万历皇帝怠政,但却从始至终都未能见到万历皇帝一面,哪怕是后来靠着斐然政绩,奉命巡抚南赣的时候,也仅仅是在皇极殿广场上,对着乾清宫的方向跪拜行礼,未能像眼下这般单独面圣。

"爱卿免礼平身。"

和煦的点了点头之后,朱由校凝神打量起眼前这位仅有西十余岁,但因常年的"舟车劳顿",导致瞧上去操劳许多的文官。

梅之焕此人能文能武,辽东经略熊廷弼,户部尚书毕自严均是对其给予了极高的评价,更重要的是对大明"忠心耿耿"。

崇祯二年,己巳之变爆发,女真大汗皇太极兵临北京城下,惶恐不安的崇祯皇帝下令全国各地巡抚率兵勤王,唯有时任甘肃巡抚的梅之焕在第一时间响应,并且自掏腰包,为麾下将士们垫付路费。

只可惜这甘肃镇的将士们常年被拖欠军饷,心中对于朝廷的怨气己久,兼之梅之焕急于率兵勤王,要求星夜兼程,导致这些西北将士们在精疲力尽之下哗变,不肯在跟同梅之焕勤王。

不过即便是这样,这些己是失去了理智的边军将士们也没有伤害梅之焕,而梅之焕也没有就此返回甘肃,反而是率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