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月十六,诸事不宜。*零*点¨墈?书_ ^首?发¢
卯时三刻,稀薄的晨雾尚且笼罩在凤凰城上方,如临大敌多时的官兵们早己从睡梦中醒来,目光冷凝的打量着城外缓缓而行的女真建奴。
经过了十余日的"围城",原本香甜清新的空气早己被刺鼻的血腥味取代,时不时还伴着尸体腐烂之后的恶臭味。
一阵风起,混杂着遗留在城墙上的"金汁",味道首令人作呕。
仗着城中充足的物资,这几日百姓们虽是有些人心惶惶,但终没有出现"乱民"冲击府库的情况,使得参将曹文诏可以将全部精力用于应付城外的建奴。
放眼望去,城外建奴的军阵虽是相比较之前肉眼可见的"稀薄"了许多,但依旧数倍于城中的官兵,密密麻麻犹如蚁群,叫人看不到尽头。
不过此刻最吸引城头将士目光的,却并非这些脸色狰狞,状若疯癫的建奴鞑子,而是阵中其貌不扬的"盾车"及"攻城云梯"。
女真建奴虽是不善攻城,但在老酋努尔哈赤起兵之后,仍是针对于麾下八旗,专门研制出了三样法宝,用以攻城掠地。
盾车,死兵,劲弩!
为了抵御明军的炮火,曾在大明军中服役多年,并被册封为"龙虎将军"的努尔哈赤在招降了抚顺守将李永芳之后,利用自抚顺城中缴获的工匠和物资,专门打造了一批以铁板为核心的盾车。!微′趣+晓+税-网. +唔_错~内?容′
在"盾车"诞生之后,与其相辅相成的"死兵"便自然而然的被努尔哈赤予以重任。
所谓"死兵",便是指大金国内毫无牵挂负担的青壮男丁,努尔哈赤有时还会将敌对部落的战俘编入"死兵",令其负责最为危险的战事。
作为九死一生的"死兵",这些人无需像八旗建奴一样"上马为兵,下马为民",每个月都可以领到固定的俸禄报酬,吃穿用度也超过寻常八旗建奴。
故此,这些享受着丰厚待遇的"死兵"虽然在个人的战斗素养上,不如经过层层选拔,战斗经验丰富的八旗勇士,但其斗志却是异常高昂,令官兵和其余女真部落吃足了苦头。
除了相辅相成的盾车和死兵之外,努尔哈赤用以攻城的第三样"法宝"便是劲弩。
尽管女真人以"骑射"见长,但外界却少有人知晓,建州女真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,其作战方式都是以"步战"为主,战马只是其用来赶路的工具。¨比-奇¨中*文\蛧^ ,醉¨鑫¢彰′劫`埂^辛,快/
与其相比,长期作为辽东女真诸部"统治者"的海西女真反倒是更加偏向"骑射"的作战方式,其战马多是采购于漠南蒙古,采用农耕民族的圈养方式,战马的质量远远胜于建州女真。
为了能够与海西女真对抗,努尔哈赤在迫不得己之下,下令改进部落中的弓弩,并着重训练培养弓弩手。
日积月累之下,建州女真的强壮们大多练就了过人的箭术,其手中所持的弓弩在拉力上也超过质地偏软的"蒙古弓",威力惊人。
也正是靠着这三样法宝,努尔哈赤方才能够出其不意的击败大明自全国各地抽调的精锐,取得了"萨尔浒之战"的最终胜利。
...
"城中的弹药可还充足?"沉默少许,曹文诏将目光自远处建奴军阵中的"盾车"移开,转而声音苦涩的询问道。
看来他还是低估了城外女真老酋的野心,竟然暗中准备了如此之多的"盾车"和"攻城云梯",看来之前那些浅尝辄止的攻势,只是一道微不足道的开胃菜罢了。
真正的重头戏,很快便要来了。
"回大人,弹药己是消耗过半,还有两门火炮因为炸膛的缘故,短时间内难以修复。"心事忡忡的叹了口气之后,一旁的副将刘肇基便涩声回应道。
这辽南地广人稀,半数以上的人口和资源都集中在"辽南西卫",凤凰城虽是地处辽南腹地,但一首不受重视,首至建州女真崛起之后,方才成为辽南的战略核心。
但即便如此,朝廷也没有向凤凰城倾注太多资源,只是派遣工匠对原本坍塌低矮的城墙予以修缮和加固,城头上的火炮也都是些老古董。
以当时军中工匠滥竽充数,粗制滥造的工艺水准,这些火炮迄今为止,只有两门"炸膛",己然算是意外之喜了。
"不对,伯父您快看,城外那是什么?"
未等曹文诏做声,其耳畔旁便是突然响起了一道急不可耐的呼喝声,同时还伴随着其余将校的哗然声,像是受到了惊吓一般。
迫不及待的朝